跨境行业现在真是巨变,速度非常快
Temu这个鲶鱼效应,所带来的行业变化是肉眼可见。
这不亚马逊也看形势不对,推出了低价商城策略,来狙击Temu为代表的行业对手。
写写我的看法和观点吧

01
亚马逊低价商城
的策略
产品价格要在20美金以下,重量小于1磅的产品,尺寸在144845"英寸范围内,非涂抹非食用点评:这些低价的类目,都是Temu的热门类目,亚马逊目的性很强,有效狙击市场份额的流失。卖家把产品发到亚马逊中国仓库,如果产品出单,这个时候由仓库直发小包给终端客户,配送时间9-11天。点评:这一点非常狠啊,国内这帮人肯定直接涌入了,跨境卖家压力会更大。
这一点亚马逊和temu做了本质的区别,亚马逊没有采用核价机制,定价权还在卖家手上。
店中店,在amazon.com首页设置低价商店入口,浏览界面分开。点评:我还是非常纳闷,总流量是固定的,低价商城是不是会抢占原先fba的流量?这个问题非常关键,亚马逊的护城河就是fba。目前需要内部邀约获得加入电子邮件邀请 (I店和C店在首批邀约名单中)点评:前期可能邀请吧,但是如果真想在低价上和Temu掰手腕,后期绝对要开放,要玩就玩,不玩的话,挤牙膏的话,我完全不看好。点评:因为是不核价,收15%的佣金,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亚马逊搞定流量,卖家负责选品、定价和参加促销活动。
02
小北我的一些看法
第一:亚马逊如果真的要稀释Temu带来的影响,我觉得低价商城也防不住Temu的攻城略地。我说了,邀请制什么的,都太慢了,老美做事就那个德性,中国的电商策略那是极致的快速手腕。我猜,亚马逊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步伐,大家可以等着看。还有本质上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和Temu不一样,亚马逊打算用一个小入口,去和Temu竞争,我觉得很难。亚马逊如果处理不好,未来会丢掉大量的fba卖家。你想啊流量变少了,那你原先最引以为豪的商业模式不要了?
第二:Temu的死穴不是亚马逊,而是美国的行政手段。
美国人已经在讨论类似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,包括耶伦财长上次访华,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,希望中国控制,减少产能来防止破坏原有生态。
包括大家听到没有,美国已经在考虑800美元的免税政策。如果真的讲到低价,下沉市场无所谓你们商家怎么核价,核的越低越好,所以普通老百姓对价格敏感的,是不是更看好Temu而不是亚马逊?Temu让人反感,多数是我们商家反感他,消费者是爱他爱的要死。低价市场,亚马逊 vs Temu,那肯定是Temu胜利
从长远来看,我依然喜欢亚马逊的模式,我也更看好亚马逊的模式。因为我一定相信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,对于高质量的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满足感,一定是大势所趋。
现在是我们病了,现在没人管,没人出手,被资本家,被全世界收割,这是我们的悲哀。03
从更大的范围
看跨境电商
现在跨境中,这么多的平台,这么剧烈的变化,我觉得我们应该跳出单一的渠道理性思考未来的前景。
我觉得中国卖家非常辛苦,
一会儿这平台全托管,
一会儿那平台又半托管,
一会儿出来新平台感觉很有机会
一会儿这兴趣电商要抓住,
一会儿AI出来,行业要革新了
这么多渠道,这么多变化,这么多要学习的,如果不思考未来,盲目跟从,会活的非常累,就像无头苍蝇一样,疲于奔命。
你想看是不是?
现在全世界的电商,中国人做的是最辛苦的,而且没什么钱赚,可以说没有之一。
把中国人当作廉价的劳动力,中国产品当作低价手段来狙击中国产品,全世界任何资本都可以拿捏我们。
说真的,我觉得很悲哀。
欧洲人现在天天都在追求4天的上班时间,美国人也是,我们恰恰相反,卷出天际,关键是勤奋的一批,钱没赚多少,还越做越低。
以前叫勤奋,现在干脆就牛马算了。
第一:中间商肯定很难活了,你都慢慢全托管了,你中间商怎么活?第二:利好工厂。没什么可说的,也该让你们走到台前了第三:运营操盘手,早点想未来吧,现在运营权重在全面弱化第四:行业变化这么激烈,你还在天天埋头苦干调广告,搞绩效,整详情页,都太弱了第五:跳出来看看时代的红利,花同样的时间做不一样的事,效果和产能可能有天差之别。
所以,这么多渠道,我们不能被平台牵着走,而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心壁垒和优势塑造壁垒(专利,设计)
做品牌
做私域
掌握资源(网红,pr,评测)
高效的流程/工具
高效的团队(包括兼职团队)
你想想看,中间商很难做了,除非你做非洲,中东,还有小语种的国家,那还有信息差。
真正想吃肉,想要在跨境扎根下来,能扛打的卖家,你必须手里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,不然你怎么站稳脚跟?不信,你可以对照我上面罗列的几点,你品一品,你手里的资源掌握了几层了?谁能持续按照小北我说的这几点来发力,你将无所畏惧,市场的狂风暴雨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