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跨境,不同的市场差距巨大
跨境做了这么多年,
发现不同国家的差异化,差别非常大
很多人做生意,觉得东西好就行,卖到哪儿都一样。这想法挺危险的。
我来说说,美国,日本,中东,不同国家,对于产品的追求,实在太不一样了。
我认为美国人比较大条
他们买产品最怕的其实不是贵,是怕麻烦。
你产品再便宜,只要步骤一多,安不上、用不明白、退货不方便,他立马一个差评给你撂那。
所以你卖东西,记住一个关键词:"Convenient"
插上就用、拎起来走、不用看说明书——才是王道,包装上不写"how to use",你等着客户骂你就行
我有时候觉得美国人是不是弱智啊,这都不会用,脑袋是不是有问题。等后面做久了我才发现,美国这个国家是最讲究sop的
你看星巴克,麦当劳,肯德基,能全球开那么多分店,背后sop是强大到离谱,上一步是什么,接下来要做什么,人家写的清清楚楚。
回到话题
我一个朋友卖小家电的,打的不仅仅是性能,而是突出"5秒装好"、"老太太都能用"。
结果Listing挂着,评论一片"OMG so easy",单子就哗哗进了。
真的,功能稍微复杂一点,退货率明显上升,
还有,大家做产品,一定要能自由组合,不捆绑。我觉得美国人的DIY特别强,
所以要做能自由组合的,不要捆绑的会比较好。
举个例子,你卖个家用工具套装。
你上来一顿介绍:"内含12种功能,性价比爆表。"
美国人不看这些,他想的是:"我要是只需要3个功能,其他9个是不是白花钱?"
你看,这不就是问题了?
你卖的是"组合",他要的是"自由选择"。
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很多app,都很简单,和国人各种app都要大而全,完全不一样,
所以使用简单,不捆绑,能自由让他们选择,这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特点。
再来说说日本,
日本人对产品细节非常讲究,这个地方的人,他们的痛点是啥?
是家小、东西多、声音大、视觉乱。
你给他推一个大花边垃圾桶?他不要的。你推个透明收纳盒,他还嫌丑。
但你要推一个:
白色极简、带滚轮、能塞进橱柜底下、不用插电的那种
还要静音、收纳友好、可以"藏起来"
他们就心动了。
✅ 所以他们的核心痛点是:
"不和谐感"带来的微焦虑。
比如:
插头太粗,不好藏 → 不买
用完不能挂起来,需要擦干收拾 → 不买
操作按钮字体太跳脱 → 不买
因为精致,所以他们最讨厌的不是"没用",而是"看起来乱、用起来烦"。
而且还有一点,日本用户超怕售后、超怕语言不通,你文案不规整,哪怕只有一两个错别字,他们就跑了。
反正他们追求稳、整洁、细节控
感觉做日本的市场,心一定要静,一定要把控细节
很多中国卖家在日本栽跟头了,核心是你的产品要调的精致点。
中东,呵呵,比东大还要讲排场!
中东市场玩的是"视觉冲击流"。
他们不是买刚需,他们是买**"展示型消费"**。
你给他卖纯黑手机壳?
不看。你给他镶点金边、加点水钻、用上大字母LOGO,他才点进来看一眼。
中东的痛点,不是功能,是"你这个产品能不能让我在朋友圈里发?,能不能让我有面子"
而且他们特别喜欢"成套"、"豪配版"
你把东西配齐了,包装整高端了,价格再翻个倍,他反而觉得有诚意。
我之前看到一个中东热销款,是个很简单的化妆镜。
淘宝二十多人民币一个,他们中东版卖129美金。
区别在哪?
金色边框
上盖带刻字
拍摄图全是"在皇室风化妆桌上的样子"
他们的核心痛点是:
"我花了钱,别人看不出来。"
这不是肤浅,而是文化逻辑决定的:
奢华是值得被炫耀的
家是款待宾客的主战场(家具用品要大、有量感、有金属质感)
节日送礼、社交展示是刚需
所以他们的高频搜索关键词常常是:
"Premium"
"Limited Edition"
"Luxury"
📌 他们最不能接受的评论是:
"Doesn't look expensive." "Cheap packaging."
这比"功能不好"更致命。
所以,真想做跨境,还是要做拆分,
大家不要拿一个Listing去打三个国家,大家的消费习惯还是非常不一样的。
一句话总结:
美国人要"省心"
日本人要"克制"
中东人要"排场"
那种跟你说换个语言,改改包装,还是能卖的人,肯定是没做过跨境,全球通吃这事儿啊,只存在于PPT里。
真赚钱的,都是一个市场一个打法,一个国家一个性格去干出来的。
以上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