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早上看了新闻,OpenAI推出了自己的浏览器,Atlashttps://chatgpt.com/atlas总体上来说,感觉还是非常的方便的,我来说说说我的感受。特别是本文的第二部分,对我们跨境影响是巨大的
— 1 —
无缝学习视频,
文档,网站
其实AI发展到现在,学习视频,文档,网站的内容,都不是问题了。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切换窗口,丢数据,别看这么小的一个动作,整体少操作一步,差别还是巨大的。但是Atlas浏览器,是结合了ChatGPT大模型,是可以无缝学习的。比如像我经常看YouTube视频,现在ChatGPT是能够直接学习视频的内容,然后总结视频,你再也不用切换了老外的很多内容,都做的非常好,那么现在结合ChatGPT,可以无缝对接学习可以直接问关于文章的任何问题,遇到不懂的,让AI学习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回答还有你像国内的博客,飞书的网页内容,现在都可以直接学习了而且很多飞书内容即便禁止抓取,也不影响ChatGPT的学习国外还有很多书籍网站,比如z-library.cc,还有PDF资料库,比如SlideShare,
这些网站很多资料很宝贵的,那么你不可能像过去一个一个去下载,然后上传学习,这都很麻烦那么,我们国内的比如百度云盘,里面很多资料,PPT,PDF,一样的都是可以直接学习的。— 2 —
运用在公司中
上面说了,ChatGPT浏览器可以无缝学习视频,文档,资料。那么运用在公司中,整个团队的学习效率就高了视频,文档,圈子,那么这些内容和现在可以在浏览器上,和AI直接结合起来,真个学习效率是肉眼可见的。邮件撰写,网红沟通的内容,现在可以实现分析过去聊天的上下文,然后直接在聊天窗口给出更地道的回复还有这是AI浏览器,那是不是可以直接和RPA结合起来了?— 3 —
一定是往Agent方向发展
我适用了一下,比如帮我定酒店,确实很快帮我设置了路线图,提醒时间,做的相当的好。我是全程授权下app,其他的没有任何动作,他都帮我做好了。现在的Agent是小学生,但是AI的发展是巨快的,我是很期待的。人类不应该要有那么多牛马,解放时间,去体验生活,活出一个人的意义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— 4 —
插件VS浏览器
有人说cluade AI有插件,也可以做到,还有很多第三方,都可以通过插件来实现视频,播客,资料的阅读
没错,功能上看似接近,但插件和浏览器,本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级。
插件只是外挂,浏览器是底层。
插件像「临时工」
它挂在浏览器上,能帮你做一些任务,比如总结网页、提取视频字幕、下载资料。
但插件它做的所有事情,都必须等浏览器加载完页面后、再单独调用。而且每个插件之间是割裂的,信息互不相通。
Atlas 是不一样的。
它把大模型嵌入在浏览器的底层逻辑里,意味着 ChatGPT 是它可以直接读取当前页面的 DOM 结构、视频字幕、甚至 PDF 的文字层,
并且带着完整上下文理解你的操作意图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
你在插件里问 ChatGPT "帮我总结这篇文章",它要重新加载一遍网页内容;
但在 Atlas 里,你只要划一下文字,右边侧栏就能直接生成总结。这中间少掉的每一步,都是认知切换的成本。
更关键的是,插件永远是"被动响应",而浏览器可以"主动协作"。
比如 Atlas 的 Agent 模式,能自动执行多步任务:帮你打开网站、填表、订票、下单、整理结果。
这不是 Chrome + 插件能实现的,而是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层面逻辑。
2者还是很大的不同。
其他的一些问题
ChatGPT的浏览器有个功能是可以记录你的操作行为,而且能唤起,我测试了一遍,比如我早上做的ppt,我直接和他对话打开,他都打开了尤其对国家来说,特别是单位机关,以及核心科研机构,这一方面要更慎重的审核ChatGPT推出这个功能之后,我看谷歌股价下降了2%,这个很正常,毕竟直抵老巢巨大的生态,全部都打通了,包括整个插件生态,深耕了多少年了,技术上,生态上不用担心。谷歌最大的问题,就是搜索这一块,面临选择,他现在做的犹犹豫豫。不像OpenAI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的,他是放开来做主要是因为Google的广告,占据了他的主要收入,Google的逻辑是,发现,点击,解决问题ChatGPT没有束缚,是直接本着答案去的,所以就看Google现在的魄力怎么样。现在稍微犹豫下,就很难受了
Windows、iOS 和 Android 版本预计将在未来推出,大家不要着急换电脑。现在的AI,根本不是在学一个技能,我一直说了,一个人顶一支团队的时代来领了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