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

靴子落地,跨境正式收税了

来了

该来的还是来了
你没看错啊,靴子落地了,亚马逊现在全站点推送税务税务合规信息
图片
从此以后,你在海外平台赚的每一分钱,税务局都能看见,大家千万不要在有侥幸心理了。
图片

之前还有人抱着侥幸说,亚马逊不可能把信息推送给中国政府

我就说了,首先只用一招就可以制服你,你总的收款吧,但是你看看

  • PingPong是中国公司,总部在杭州

  • 连连支付是中国公司,总部也在杭州

  • 万里汇,P卡虽然是外资,但在中国有牌照、有分公司

这些收款工具想在中国做生意,就必须拿到中国的支付牌照

拿牌照的前提是什么?必须接受中国政府监管!

所以,你怎么可能不配合,怎么可能监管不到。

图片



 1 


涉及到所有跨境平台


说实在话,以前的跨境电商税务监管,说白了就是"你不说我不问"的游戏。

平台不主动报,卖家不主动申报,税务局也没有直接下场。偶尔查几个大卖家,更多是"杀鸡儆猴"式的抽查。

所以,一直以来跨境的灰色空间巨大,规则模糊,大家都在"擦边球"。


但是你看看,这次公告最狠的地方在哪里?不再依赖人工举报,而是靠数据自动比对。

亚马逊、eBay、Shopee、TikTok Shop、速卖通、Temu……所有主流平台,必须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
    • 你的身份信息(姓名、税号、店铺ID)
    • 你的交易数据(销售额、退款、净收入、订单量)

换句话说:

  • 你卖了多少钱?系统知道。
  • 退了多少单?系统知道。
  • 收款进了哪个账户?系统也是能追踪到的。

图片

 2 


国家为什么动真格了


我直接说啊,三个核心原因:


  1. 跨境电商体量太大了

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.4万亿元,但实际纳税的卖家比例极低。税收流失严重。

2、全球税务透明化大趋势

CRS(全球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)已经实施多年,现在轮到跨境电商了。这是国际税收协作的必然结果

3、合规化是行业成熟的标志

一个行业合规,其实才能让让真正的长期玩家留下来,所有成熟的行业都是如此。

4、经济xx,中美博弈,大国复兴,增长xx

懂得都懂,方方面面都需要钱,具体就不说了



 3 


三类卖家最危险


第一类:用个人账户收款的卖家


典型操作:

公司店铺的收入,通过PingPong、万里汇、连连等工具,直接打到个人银行卡或支付宝。

这样的操作存在什么问题?

  • 公司收入和个人收入混在一起,无法区分
  • 税务局一旦比对平台数据和个人流水,立刻发现异常
  • 被认定为隐匿收入、逃避纳税,补税+罚款+滞纳金

第二类:没有税号、没有企业主体的卖家

典型操作:

  • 用个人身份直接注册店铺
  • 或者挂靠别人的公司开店,但财务完全不规范
  • 没有做账,没有申报,觉得"平台不查就没事"

这里面的危险点在哪里?

  • 新政要求平台报送纳税人识别号,如果你没有,系统会直接标红
  • 税务局可以通过身份证号追溯到你的所有收入来源
  • 无税号运营 几乎等于裸奔式违规,一查一个准


这种的被查到,肯定是被要求补办企业主体、补缴税款,并被平台暂停店铺,损失惨重。

第三类:用境外个人账户收款的卖家


这些人主要是


注册香港个人银行账户,直接收款

或者用新加坡、美国等地的个人账户,觉得"国内查不到"


为什么危险?

CRS早就把全球金融账户信息互通了,其实都是可以查到的(中国和新加坡都是成员
跨境资金流异常,容易触发反洗钱监控
一旦被认定为非法转移资产,后果比逃税更严重

小北我之前看到有卖家的香港个人账户因为频繁大额转账被冻结,资金无法提取,业务直接停摆。




 4 


接下来有哪些方法?


首先我是鼓励合规,正常交税,其实大家是因为不懂,所以才恐慌,你一个账户控制在300w,分几个主体,你根本不用怕。



图片


好吧,但是确实还有几个选择


第一:建议注册美国公司或香港公司
如果你是亚马逊、eBay等平台卖家,建议注册美国公司或香港公司,然后申请EIN(美国税号)或香港商业登记证
用企业主体重新认证店铺,完成身份合规
第二:规范账户结构,公对公收款
一定不再用个人账户收款,全部改为企业账户公司收入进公司账户,个人工资通过公司发放避免公私混用,保持资金流清晰
公司的钱归公司,个人的钱归个人,不要混在一起

第三:建立财税系统,留痕+留底


每笔收入、支出都要有对应的发票或凭证,建立规范的财务账本,按月记账
聘请专业财税顾问或使用跨境财税SaaS工具

这样做税务局查账时,你能拿出完整的证据链,证明自己的收入来源合法、税款申报真实。

第四:主动申报,合理税务筹划


利用税收优惠政策(如小规模纳税人、核定征收等)合理降低税负,还有千万别碰虚开发票、做假账,这是红线


 5 


常用一些问题



问题一:我公司有几个店铺 A、B、C,为了退税是通过另一家公司 D 出口的,这样可以吗?

A:不可以。

这种做法属于"出口主体与销售主体不一致",在新规下属于是高风险操作

因为现在的税务、海关、平台数据现在都是打通的,一旦比对不一致,很容易被系统标红。

问题二:为什么这种操作以前没事,现在不行了?

以前可以是因为各系统独立,平台只管销售,海关只看报关单,税务只核退税单;

还是一句话,金税四期,包括数据全面联网,只要出现"店铺卖货、别家公司退税",系统自动预警。

问题三:这种情况可能会有什么后果?

1️⃣ 被认定为挂靠出口虚假申报
2️⃣ 退税款可能被追回;
3️⃣ 税务风险暴露,公司列入重点稽查名单。

问题四:那现在应该怎么整改?

第一步: 给 A、B、C 公司办理自己的出口权;
第二步: 收款、发票、退税全部对应同一主体;
第三步: 整理历史单据,确保账、单、款一致。

Q5:短期内怎么办?D 公司还在帮我退税。

可以先停新增业务,
同时签署合法的代办协议,
并尽快为实际经营主体办理出口备案,
主动向税务说明历史情况,避免被动稽查。

反正借壳出口肯定是不行的。
所以优联荟,接下来肯定要开个合规的内容了,太重要了!


最后我想说的是:


如果你真心想在跨境电商这条路上走下去,那现在做的每一步合规动作,都是在为未来铺路。


现在补救,一定是比以后被查强一百倍。

其实我觉得,也不是说国家要"打击"跨境电商,哪怕美国,你不交税试试。

我们一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节奏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bug!60元立减金,建行10元

支付宝5元! 先来撸0元毛巾! 先领优惠券 然后跳转 京东APP-点顶部"特价"-领左上角2.01-2券 毛巾1分钱拿下 值得买的好物有 青蛙王子、午餐肉、星巴克 、简爱酸奶、 jellybaby 童装, 吃的用的都有,统统都是好价,优惠时间有限,赶紧上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