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上案例
最近在听孙宇晨的财富自由革命之路,提到了普通人如何赚取100w
他给了5条建议,这5条建议,我认为到现在依然来说,非常值得大家学习
这些建议,本质上是一个筛选行业和公司的方法论。这套思路既可以用在职业选择,也能用在投资判断。
这档节目,是他在26岁的时候说的,大家可以去听听,观点非常牛逼和犀利
在很多人眼里,财富的积累来自于勤奋和努力。
但实际上,勤奋只是必修课,真正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,关键在于战略选择。
而且他举例为什么可以投资英伟达,以及特斯拉,以及LC
这可是2017年的观点啊,实在牛逼,
下面一起总结分享给大家
— 1 —
新兴行业&临近爆发
你应该选择一个还未全面爆发、但已经接近临界点的新兴行业。
时机至关重要。
进入太早,你可能成为先烈;
进入太晚,你只能捡残羹冷炙。
最理想的节点是"风口刚要起来"的那一刻。
比如移动互联网初期、直播带货的元年,哪怕只是普通参与者,也能凭借行业红利获得超额收益。
红利的力量在于,即便你只是平均水平,也能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。
— 2 —
赛道要长
增长要快
一个好行业必须具备长期高速增长的潜力。
量化标准是年复合增长率在20%以上,并且能持续十年以上。
这样个人才有足够的积累期。
这里的逻辑和复利相同。
巴菲特说过,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。
如果行业本身具备这种长期复利效应,你只要留在赛道里,就能获得指数级的增长。
相反,如果行业三年就到天花板,那你的成长周期根本来不及兑现。
看到这个,我也疯狂赞同,这些话我也说过无数次
对普通人来说,只要赛道没有问题,时间是最大的复利,一定会越做越好的。
— 3 —
可复制 &病毒式扩散
你选取的模式需要思考是否可以快速复制。
复制速度决定了行业的天花板。
互联网就是典型案例
一个模式跑通之后,可以以极低的边际成本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。
而那些高度依赖人工、经验和不可标准化的行业,比如高级餐饮、手工艺,则难以复制,也难以获得资本青睐。
因为规模化才是财富效应真正的放大器。
— 4 —
基于人性的需求
这个需求必须明显,最好是基于人性的刚需
大家看过七宗罪吧,如果从人性的"七宗罪"去寻找机会,那是直击用户的底层需求
比如社交软件满足了人类炫耀和展示的欲望;
游戏和短视频解决了无聊;
借贷满足了人们超前消费的冲动
这些需求不是教育出来的,而是与生俱来的。
只有抓住这种需求,才有可能形成大规模市场。
— 5 —
必须适合自己
一个是最被忽视的事情是:你所做的事个人和团队是否适合?
一个机会再大,如果不符合自己的能力和基因,也只能是镜花水月。
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,积累了一万小时的经验和资源
适配性才是决定能否把机会吃下去的核心。
反之,盲目追逐热门行业,往往会因为缺乏专业积累而折戟。
— 6 —
老树发新牙
什么是老树发新芽?
对于普通人来说,寻找一个符合前四条标准且尚未上市的公司非常困难
孙指出,二级市场(美股)经常出现一种"老树发新牙"的机会,
即一家早已上市,但一直在该领域默默无闻的公司,因行业洗牌,恰好搭上了新兴行业的爆发
他举几个例子:
案例一、英伟达(NVIDIA):人工智能第一股的典型案例
英伟达是"老树发新牙"的代表,几乎完美符合"赚到第一个一百万"的五条军规。
一、新兴爆发
抓住了人工智能芯片的浪潮。过去主要做 GPU(图形处理),在传统市场曾被英特尔压制,但在人工智能时代,GPU 反而成为核心。
二、高速增长
满足 B 端市场对芯片的巨大需求。芯片行业年增长率可保持在 20% 以上,持续十年没有问题。
三、可复制性
芯片模式极易扩散。一旦研发成功,芯片就能快速销售给全球任何需要的买家,扩散速度飞快。
四、明显需求
芯片是刚需。对亚马逊、谷歌等重金押注人工智能的公司来说,即便芯片价格昂贵,也必须采购。
五、团队适合
英伟达的技术积累与时代需求高度契合。
前期在 GPU 技术上的多年深耕,恰好成为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核心壁
案例分析二:Lending Club (LC)
Lending Club 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,在孙宇晨看来,完全符合前四条行业选择的标准:
行业属性:互联网金融仍然是新星行业,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潜力。
增长表现:在美国市场,Lending Club 的增长速度几乎从未低于每年20%。
模式优势:借贷本身是刚需,且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。
风险点在于公司管理层。
由于监管与合规问题,创始人兼CEO被董事会强制驱逐,这一事件的严重程度几乎相当于"马云被阿里巴巴开除"。
这使得 Lending Club 在团队和领导层上存在巨大不确定性。但正因为如此,公司股价出现了腰斩,反而提供了低价买入的机会。
如果相信其行业基本面,Lending Club 可能是一个典型的逆向投资标的。
总结
赚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的本质,不是拼命多干几份兼职,也不是盲目追逐热点,而是先站在正确的行业和趋势里。
这个五个建议的逻辑链是这样的:
把握即将爆发的新兴行业
确认赛道足够长且能高速增长
选择具备复制能力和扩散效应的模式
锁定基于人性的明显需求
最后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适合
当你踩中这样的行业红利,加上勤奋和执行力,第一个一百万往往会比想象中来得快。
最后感叹,牛人就是牛人,这可是2017年的论断,非常非常有前瞻性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